华人为什么空前齐心抵制D&G?“起筷吃饭”为什么能让我们反感至此?
我们总说,“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两根木筷,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却非同小可。从小到大,就是这两根不起眼的“木头”,陪伴着每一个中国人长大、老去,一代又一代。
筷子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无数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
广告视频可能不一定是“故意”,但这样一种低级的文化符号拼接,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此次大规模抵制,也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其实,在绘画领域,也有值得我们传承和重视的技艺,它便是岩彩。
岩彩,是一种古老又现代的绘画技艺。它源于中国。在宋代逐渐兴起文人水墨画之后,渐渐淡出。现代,很多人不知道岩彩为何物,甚至很多用于岩彩画的材料,在国内都买不到。
之前数艺君有向大家介绍过岩彩以及莲羊老师的岩彩作品,不少粉丝表示很喜欢。所以数艺君今天通过一个岩彩案例《花冠小仙·仙上仙》,更清晰地说明岩彩的创作过程。
尺寸:M15 号 65.2cm×45.5cm。
材料:土佐麻纸、矿物材料、金箔、毛笔、明胶等。
1.材料介绍:蓝铜矿与绿铜矿
将可用来绘画的原石经过数道工序打磨成粉,矿石粉末需要用胶调和,而非水。
2.材料介绍:粉状的矿物颗粒与明胶
将明胶取温水泡发,使其开胀,再用 60℃的水将其完全融化成胶液,与矿物岩料混合后用于创作。
▲步骤1、2
3.材料介绍:水干色与明矾
将明矾用温水化开,在反复上色时在画面上平铺,以起到固色的作用。水干色较纯天然矿物色的颗粒更为细腻,适合铺设底色。
▲步骤3
4.线稿绘制
将水干色中的黑色或灰色调胶,用小号的毛笔绘制出主体轮廓。不用太在意线条的细节,因为在后面的绘制中会被覆盖。目前的黑线只是起到区分上色轮廓的作用。
▲步骤4
5.背景初设与立粉
将树干色中的绿色、粉色、蓝色等加胶再加水,混合均匀后薄涂于背景中花草的部分。
薄涂是为了呈现出水彩的效果,为后面的重彩铺设做基础。同时,将蛤粉调浓胶制作成用于立粉的膏体。用小号毛笔蘸取制好的蛤粉液,按照帽子的辫子状箍绳绘制。
第一遍干透后(各地气候温湿情况不同,需要不同的干燥时间),在第一遍的基础上叠上第二层,等待干燥。如此数遍,直到堆砌出需要的高度(本幅作品的立粉高度为 1 毫米左右)。
6.底色铺设
将水干色中的肉色调红色、橘色,调水加胶,薄涂于面部;将青色薄涂于袍衫;将黑色加鼠灰色平铺乌纱帽。不用担心涂得不均匀,因为岩彩和工笔画一样,需要数遍的反复设色。
铺设完毕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7.深入主体颜色
用“ 6.底色铺设”的方法,继续铺色两到三遍,直到画面出现饱和的色感。此时使用纯天然矿物色,在原有色的基础上铺设。
岩彩有很强的覆盖力,所以铺色时可以随意些,后期再不断地调整和收拾。
▲步骤5、6、7
8.乌纱帽的深入刻画
根据周围的环境色,为乌纱帽中的小小仙人上色,同样是采用先水干色后矿物色的顺序。
同时用薄涂法,用蛤粉或者水晶粉末绘制出云朵。用红色染制箍绳,反复染制数遍直至色彩饱和。
▲步骤8
9.金箔的粘贴
将金箔撕成几平方毫米的碎块,在云朵上需要粘上金箔的地方事先涂好胶液,然后用镊子把金箔平放在上面。
待胶液完全干透后,用报纸盖于其上,轻抚压平。
▲步骤9
10.细节刻画
用描线笔蘸墨汁,绘制出眉毛、发丝、睫毛等细部。用金云母调和胶液,绘制箍绳的线条。
▲步骤10
11.完成
将画作阴干数日,提款盖章。
为防止落灰和被人触碰,建议装入带亚克力罩的画框,以便保存与运输。
▲《花冠小仙·仙上仙》
更多精彩岩彩绘画技巧,都在《岩彩初心 专业岩彩手绘教程》里哦。
本书分为岩彩知识解读、实例示范、画作展示三部分。详细为大家解答了岩彩的材料构成,配合从简到难的技法教学。习惯用水彩和水墨的学子,国画、壁画、插画等专业的画师需要在现有的技法和思维上突破,就需要结合岩彩的材料和技法,所以无论是自主学习的绘画学子和画师还是各美院的在读生都非常适合学习本书。
此外,本书还配有14节视频教学课,包含讲解操作难点、重点案例的绘制方法以及色卡,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观看或下载到本地播放。
点击封面购买本书
作座者:莲羊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09月
ISBN :978-7-115-47632-0
《岩彩初心 专业岩彩手绘教程》